近期,AdBright常常在APP开发者咨询广告变现问题时被问到:
广告位要怎么设计?
要选择怎样的广告场景?
哪种广告形式带来的收益比较高?
我们都清楚不同广告位的价值是有高低差异的,除了与广告场景的选择有关,也和广告形式的设计有强关联性,而解答这些问题最核心的其实就是理清广告位与收益之间的关系,从而去进行合理开发设计与优化。
APP常见的广告位样式及其底层原理
关于广告位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干货,AdBright分享过不少,今天跟大家再次回顾下。
作为开发者,首要了解的就是APP常见的广告位样式及其底层原理:
(点击文字跳转具体内容)
广告位设计策略
在广告位设计上,有三大策略可以参考:
- 需要尊重用户体验,基于原生、APP类型,设计适合自己的广告位样式;
- 可以选择性引入第三方互动广告SDK,设置独立的广告模块,丰富广告位类型;
- 可针对广告位进行组合策略玩法,比如联动广告,丰富广告位玩法。
详细内容▼
广告位一切的设计都是围绕着收益进行,这也是开发者最关心的问题。那么,哪些广告位的收益较高呢?这跟广告位入口的流量量级以及广告形式有关。
目前,根据市场表现,激励视频的价格是广告形式中相对较高的,其次是插屏、开屏,信息流、Banner略低(不同类型APP,价格表现有所差异)。
当然,流量量级跟广告收益也是有关系的,流量量级大,产生的收益就越高。在选择广告场景时,选择流量大、出现率高的页面场景设置广告位,更能充分地利用每一次的广告展现机会,获得更多收益。
广告位设计如何平衡用户体验与收益
近年来,因为互联网流量见顶,开发者在广告变现时,愈加重视起用户体验,担心因广告打扰造成用户流失,影响收益。该如何平衡广告收益与用户体验也是AdBright时常被问到的问题。
那么在广告位设计上,需遵循免打扰原创,重点考虑广告位的原生性和合理性。
(1)根据APP类型设计:原生性
所谓原生,是指将广告作为内容的一部分植入到实际APP页面设计中,像是资讯APP里的一则资讯,短视频APP的一则视频,只是打上了广告的标签。
(2)根据用户习惯设计:合理性
简单来说,广告位不能影响用户正常使用APP,比如不能遮挡视线和阻挡操作,广告位要放在用户浏览量高的页面,避免曝光过少。
详细内容▼
因为媒体之间存在差异性,都有各自的特点,具体的广告位设计开发思路也有所差异,但原理和策略是相通的,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快速入门广告位设计。下一篇文章,我们再来分析如何通过优化广告位提升收益!
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欢迎与AdBright交流,合作共赢